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前篇:鷓鴣養殖的基礎知識
一、鷓鴣的外型特征:
成鷓鴣的外型與肉鴿大小相似。體羽艷麗,頭頂灰白色,從前額、雙眼一直向下到頸部,接連喉下,有一條形成圍兜狀的黑色帶,體側有深黑色斑條。翼基部灰羽,翼尖則有兩條黑色條紋,體側雙翼象似有多條黑紋,嘴、腳均為紅色。
二、鷓鴣的生理習性:
1、溫度:產蛋期的鷓鴣對環境溫度比較敏感,鷓鴣喜溫暖怕寒冷,也怕酷暑高溫,溫度低于5℃或高于30℃,對產量和受精率都有較大影響,產蛋期舍內適宜的溫度為8℃-26℃,溫度符合要求時,鷓鴣食欲良好,產蛋量多。
2、濕度:舍內的濕度也會影響鷓鴣的產蛋量,有時會造成疾病的發生,舍內相對濕度以50~60%為宜,若濕度過大,可進行通風,濕度過小時,可噴霧灑水。
3、通風:產蛋鷓鴣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加之又是密集式飼養,常產生大量的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因而要經常通風換氣,夏季的通風量應為每小時3立方米,冬季為每小時1立方米為宜。
4、光照:合理的光照可促使鷓鴣早開產,并能提高產蛋量,但光照的強度不以忽高忽低,否則會使鷓鴣煩燥不安,導致產蛋量下降。由于鷓鴣對光照敏感度非常高,因此可用光照的長短控制鷓鴣的產蛋期與休產期,籠養鷓鴣產蛋期光照一般要達到14小時。
三、鷓鴣的食性:
鷓鴣喂養方法與商品鳥喂養相同,保證全天供應飼料,配合飲料,以玉米、豆粕、麩子等為主。
四、鷓鴣的繁殖特性:
鷓鴣長到28周齡,轉入種用飼養階段。約214日齡-245日齡,母鷓鴣開產。但由于公鷓比母鷓性成熟遲3周-4周,因此必須對公鷓鴣提前增加營養和增加光照。公母比例平養時1:3,籠養時1:4,產蛋后需要人工孵化、繁育。
1.png (400.96 KB, 下載次數: 151)
下載附件
鷓鴣養殖技術
2016-12-13 16:20 上傳
前期準備工作
一、場舍:
鷓鴣喜溫怕濕,喜安靜怕驚嚇,可平養、可網養、可籠網,因此,對有條件的養殖場,鷓鴣種應采取平養,商品鴣應采籠養,場舍應選擇在干燥、通風好、光線足、交通便、無污染、無噪音的地方,朝向最好向南或朝東南向。
對沒有條件的鴿場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利用舊廠房、庫房改造。待養殖成功,有了經濟基礎再作發展。
二、籠具:
鷓鴣籠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看到定型的鴣籠購買(也有可能還沒有了解到),對于養鴣場來說只有自制,材料可用鍍鋅網、也可其它網具。自制鴣籠與鴿籠相似,僅是網眼比鴿籠小。鴣具有食槽、水杯、保溫爐、孵化設備等。
三、技術:
掌握鷓鴣孵化、雛期保溫保健和成鴣科學喂養方法是保證養殖成功的前提。但由于鷓鴣養殖是近幾年興起,在技術方面很難找到培訓,相關的技術書籍也較少,主要靠自己摸索。也可到本網網?!苞p鴣知識講座”和電子刊物“養鴣技術文薈”等欄目學習。
四、飼料:
鷓鴣目前市場沒有專業性飼料,主要靠養殖戶自配,大體飼料成份與家雞相似,僅是蛋白質成份比家雞高,在沒有配制飼料前,可購肉雞飼料喂養。自配飼料要集合當地的農作物資源配制。
五、引種:
引種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鴣供種貨源,了解選擇種苗有關知識,要堅持到有種苗經營資格單位購買的原則、堅持比質比價比服務的原則、堅持就近購買的原則,把好種鴣的質量關、價格關、結構關。
3.png (277.55 KB, 下載次數: 135)
下載附件
鷓鴣養殖
2016-12-13 16:20 上傳
管理基本知識
一、育雛期鷓鴣飼養管理知識
1、溫濕度:
①溫度 溫度是鷓鴣育雛期間最關鍵的環節,合適的溫度能夠提高成活率。1-2周齡室內溫度應控制在33℃,3-5周齡室內溫度28℃,6-7周齡為26℃,8周齡以后24℃。
②濕度 濕度過大易真菌感染;濕度過小易得呼吸道疾病。一般1 周齡相對濕度為60%-70%,1周齡以后相對濕度為55%-60%。
2、通風: 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要進行適當的通風換氣,增加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有利雛鴣的新陳代謝正常進行。
3、密度: 密度過大其活動場地受限制而相互打斗,死亡量增大;密度過小浪費有效場地,使養殖成本提高。一般出殼至10日齡平均可放80只/m2左右,10-28 日齡平均可放50只/m2左右,4-10周齡可放30只/m2,10周后可入15只/m2左右。
4、光照: 出殼后20小時至1周期間需全日光照,1周后為每天16小時。
5、飲水: 鷓鴣在出殼24小時內將0.02%的土霉素加入36℃的涼開水中,讓雛鴣飲用。如果雛鴣是從外地引進的,可在飲水中加VB。
6、開食: 鷓鴣飲水后即可開食。將飼料用少量的水拌成潮濕狀用手將顆粒搓細,少量的撒在紙上,讓雛鴣自由采食。頭3天以不斷料為好,3天后改用食槽,槽要放在燈光下,食槽要錯開,相距不要超過1m,飼喂時要少喂多餐,每次添料時以上次飼料吃干凈為好。
7、消毒: 要保持環境與衛生。水槽每天清洗2次,2天消毒1次(用0.01 %的高錳酸鉀溶液)。每天上、下午各清掃糞便1次,室內消毒要每周2次,夏季每天消毒3次。
二、育成期鷓鴣飼養管理知識
雛鷓鴣最遲于9周齡轉入育成舍,可實行平養、網養與籠養,為防治黑頭病、 球蟲病及寄生蟲病,建議實行網養與籠養。鑒于鷓鴣有較強的飛翔能力,可在舍外設置飛翔欄。
飼養密度:4-6周齡每只0.03平方米,或均養35只/平方米,6-10周齡每只0.06平方米,或均養15只/平方米。
光照為每晝夜14-16小時(低強度),采用0.5-1瓦/平方米。紅光效果好。
每天喂料3-4次,飲水不可中斷,注意環境衛生,加強觀察護理。
對于肉用仔鴣,從一開始到上市固定光照20個小時,至16周齡時可達到成年體重的92%,公仔鴣達到0.6公斤,母仔鴣平均0.5公斤,即可上市。飼料轉化率約為2.04:1。
飼養獵用鷓鴣,應在16-20周齡時上市,在經濟上效益較高。
4.png (299.61 KB, 下載次數: 116)
下載附件
鷓鴣養殖育雛管理
2016-12-13 16:20 上傳
育雛方式和籠舍搭建
1、育雛方式和籠舍
育雛方式有籠養和平養。籠育可用普通養雞籠,四周和籠頂用規格為1x1厘米的鐵絲網,籠底用0.5 x 0.5厘米的鐵絲網。
平育可選擇背風向陽的房屋作育雛舍,最好是水泥地面,可防鼠、保暖,便于清掃、消毒,但要使用鋸末屑、稻殼做墊料。
2、育雛的準備
場地、籠舍、料槽和水槽等要清洗、消毒。備好配合飼料和添加劑,以及必須的藥品。進雛前3-6小時,籠舍要進行預溫。
3、溫度濕度和環境
溫度: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首要條件。即使在夏季育雛,晝夜溫差較大,仍然需要加溫。育雛溫度第1星期為37.5-36℃,以后每星期下降1℃左右,保溫時間為30-45天。
育雛溫度過高,雛鴣遠離熱源,張口喘氣,飲水增加。育雛溫度過低,在熱源下堆積,食欲下降,飲水減少,因堆積易引起壓死、壓傷。
濕度:雛鴣喜干、怕濕。1周齡內,育雛舍中的相對濕度以65%為宜,從第2星期起保持在55%-60%。保干防潮的主要措施是定時清除積糞。
密度:飼養密度過大不僅影響雛鴣生長,且易導致啄癖。10日齡內的雛鴣為40-50只l平方米,10日齡至4周齡為30只/平方米,5-8周齡為20-25只/平方米。
通風:在做好保溫的條件下,力求室內空氣清新,適當打開育雛室門窗或啟用機械通風,排出污濁空氣。在通風換氣時要注意防止冷風直接吹到雛鴣,以防著涼發病。室內空氣是否潔凈,以人進入舍內不悶氣、無刺激眼鼻的感覺為準。
光照:光照時間和強度對雛鴿的采食、飲水和生長都有很大的影響。1周齡內進行21-23小時光照,強度為15-20勒克斯。從第8天起每天減少1小時光照,直至10小時,光照強度為10勒克斯。第3星期末可以停止人工光照,采取自然光照。肉用鴣為獲得理想的生長速度,在1周齡后可采用20小時光照制,光照強度為5勒克斯。
育雛飼養管理
鷓鴣出殼后12-24小時供水,預先準備好煮沸后冷卻的飲水,飲水溫度應與室溫接近。鷓鴣如超過36小時喂水會影響健康,甚至引起死亡。若鷓鴣不會飲水時,可人工誘導,即捉1只健雛將喙浸人水槽中,使其他雛鴣效仿,也可在水槽中加人一些色彩鮮艷的石子,以誘導雛鴣啄食、飲水。1-3天飲水中加入0.02%土霉素,水槽的邊緣高度和水位寬度以便于雛鴣能飲到水為宜,要防止雛鴣踏進水槽,以防羽毛潮濕或溺死。
1.飼喂
雛鴣飲水后就可開食,可選用全價碎屑料,即用打碎的顆粒料或全價粉料。用單料開食不利于雛鴣的生長,也會帶來因換料而增加的困難。初生雛鴣的兩肢較軟弱,需在籠底墊上干凈的草紙,使雛鴣能順利站立和行走,以防雙肢叉開受傷及臍帶炎發生,3-7天后更換墊紙,以保持籠內清潔。飼喂時將飼料直接撒在草紙上,可采用自由采食不斷料,但不可將1天的飼料1次倒入,應采用多次給料法。3天后改用食槽,水、食槽分開放置,相距不超過1米。
2.斷喙
鷓鴣同雞一樣要進行斷喙。在飼養過程中會發生啄羽、啄眼、啄肛等惡癖,采用斷喙是減少這些惡癖的最好措施。
在1周齡左右斷喙時要特別注意,不要將鴣嘴斷裂,更不要斷掉舌頭。斷喙時用專用的斷喙器或手指鉗、剪刀,切除喙端至鼻孔的1/3處部位。切除時,應使鴣頭略朝上,上喙比下喙多切除一點。6周齡時再重復1次。斷喙前后1-3天在飼料中增加適量維生素,可減少應激反應。斷喙后應加滿飼料和飲水,以免斷喙切面因觸及槽底而受損和影響采食。
育雛調教和誘導
鷓鴣膽小易驚,應激性高,遇到異常聲音或異物,或在外界不適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如溫度過高、強光刺等),易發生應激反應,導致生產力下降,甚至死亡。因此,從雛鴣出殼后30小時內(該時期內雛鴣接受應激刺激因素的能力較強),對其進行各種應激因素(聲、光、色、物等)的刺激訓練,以培養其適應能力。在以后的飼養管理中注意避免或消除各種應激因素,保持場內安靜,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5.png (183.11 KB, 下載次數: 121)
下載附件
鷓鴣育雛管理
2016-12-13 16:21 上傳
最后說說育雛時的衛生與防疫
1.搞好衛生,堅持每天清理糞便,清洗水、食槽。
2.出殼當天飲水加0.02%土霉素,以防胃腸感染。
3.15-20日齡雛鴣用新城疫II系弱毒苗1:10稀釋后滴鼻,每只2滴;45-50日齡時再用新城疫II系弱毒苗做第2次滴鼻;90--100日齡用新城疫I系弱毒苗做1:2000稀釋進行肌注,每只0.5毫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