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簡介】 牛冬痢又稱“牛黑痢”,是舍飼牛的一種急性接觸性腸道傳染病。病原主要是空腸彎曲桿菌,有時冠狀病毒參與致病,該病的主要特征是突然發病,傳播迅速,排棕色稀便和出血性下痢。 【病因】 本病病原尚未充分闡明,一般認為主要是彎曲桿菌屬的空腸彎曲桿菌種。有時可能涉及一種或多種病毒。空腸彎曲桿菌能引起多種動物的小腸結腸炎,主要存在于動物的腸道中,具有黏膜親嗜性,可產生一種類霍亂樣毒素,現有63個血清型,呈嗜熱性,25℃以下不生長,25~42℃下生長,但培養較困難。本菌對外界環境和常用消毒藥抵抗力不強。 其后惡劣和管理不良可以誘發本病。大牛小牛均可感染,但成年牛病情較重,主要發生于秋冬季節的舍飼牛,呈地方性流行,流行期3天到3周。病畜和帶菌動物從糞便排菌,也可通過乳汁和其他分泌物排出,污染飲水、操場或飼料。人和動物以及用具也可以機械地傳播本病。 【癥狀】 潛伏期2~3天,突然發病,一夜間可使牛群中20%的牛發生腹瀉,2~3天內可波及80%~90%的牛,病牛排出棕黑色糞便,有腥臭味,糞中伴有氣泡、血液和血凝塊(圖1,圖2)。除少數嚴重病例外,多數病牛體溫正常,食欲無明顯變化,小腸蠕動亢進,乳牛產奶量下降50%~95%。病情嚴重者表現精神委頓,食欲不振,背躬起,毛逆立,寒戰,虛脫,不能站立。大多數病牛在3~5天內恢復,很少死亡。腹瀉停止后1~2天,產乳量逐漸回升。少數嚴重病牛可出現衰弱、脫水,不能站立,但若能及時治療,也很少發生死亡。
牛彎桿菌性腹瀉-病牛腹瀉.jpg (539.3 KB, 下載次數: 392)
下載附件
2021-7-21 11:24 上傳
圖1 病牛腹瀉
牛彎桿菌性腹瀉-病牛排的帶有血液的糞便.jpg (701.57 KB, 下載次數: 359)
下載附件
2021-7-21 11:24 上傳
圖2 病牛排的帶有血液的糞便
牛彎桿菌性腹瀉-病亡的牛脫水.jpg (366.69 KB, 下載次數: 278)
下載附件
2021-7-21 11:24 上傳
圖3 病亡的牛脫水 【預防措施】 本病傳播途徑是經消化道感染,因此,冬季舍飼牛要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消毒,病牛及時隔離治療,病牛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嚴防糞便污染飼料和飲水,加強糞便管理及無害化處理。 【治療方法】 本病主要采取對癥治療。 ①可內服松節油和克遼林的等量混合劑,每次25~50毫升,1日2次。 ②對病情嚴重者應及時補液,如葡萄糖生理鹽水溶液2000~3000毫升、維生素C 100毫升、0.9%氯化鈉溶液100毫升,混勻,一次靜脈注射。 ③中醫療法以祛寒化濕,消滯止瀉為原則。 ④可選用四環素族抗生素、鏈霉素、慶大霉素治療;對個別用藥效果不明顯者,應考慮病原菌產生了耐藥性,根據藥敏試驗結果,改用藥敏性藥物。
簽名3.jpg (68.68 KB, 下載次數: 314)
下載附件
2021-7-21 11:24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