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簡介】 牛瘟俗稱“爛腸瘟”“膽脹瘟”,是牛瘟病毒所引起的偶蹄獸特別是牛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臨診上以黏膜尤其消化道黏膜發生卡他性、出血性、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癥為特征。我國于20世紀50年代已宣告消滅牛瘟,目前該病在亞洲和非洲有些國家仍有發生。屬于一類動物疫病。 【病因】 牛瘟病毒屬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屬,為單股RNA病毒,各毒株抗原性相同,而且與麻疹病毒和犬瘟熱病毒有共同的抗原。該病毒對消化道黏膜及淋巴組織有很強的親和性。牛瘟病毒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強,患病動物的分泌物干燥后暴露于陽光下,很快被滅活。不耐熱,不耐酸堿,對醚等脂溶劑敏感,所以用強酸、強堿、乙醚、氯仿等都可殺滅該病毒。常規消毒藥能很快將其殺滅。 【癥狀】 潛伏期一般為3~15天。病型主要有典型及顯性型癥狀和非典型及隱性型癥狀。 1、典型及顯性型癥狀 新發地區、青年牛及新生牛常呈最急性發作,無任何前驅癥狀死亡。病牛突然高熱達41~42℃,稽留3~5天不退。精神委頓,食欲減退乃至廢絕,呼吸、心跳加快,飲欲增加。黏膜(如眼結膜,鼻、口腔、性器官黏膜)充血潮紅。流淚流涕流涎,呈黏膿狀(圖1)。在發熱后第3~4天口腔出現特征性變化,口腔黏膜(齒齦、唇內側、舌腹面)黏膜潮紅,迅速發生大量灰黃色粟狀大突起,狀如撒層麩皮,互相融合形成灰黃色假膜,脫落后露出糜爛或壞死,呈現形狀不規則、邊緣不整齊、底部深紅色的爛斑,俗稱地圖樣爛斑。高熱過后嚴重腹瀉,里急后重,糞稀如濃湯帶血,惡臭異常,內含黏膜和壞死組織碎片。尿頻,色呈黃紅或黑紅。母牛陰戶紅腫,陰道黏膜充血,排膿性分泌物,有時混有血,黏膜有灰色或黃色小痂塊脫落留暗紅色易出血爛斑。從腹瀉起病情急劇惡化,迅速脫水、消瘦和衰竭,不久死亡(圖2)。病程一般4~10天。
001_07.jpg (344.73 KB, 下載次數: 236)
下載附件
2021-7-19 11:45 上傳
圖1 病牛流淚流涕流涎,呈黏膿狀
001_09.jpg (487.4 KB, 下載次數: 230)
下載附件
2021-7-19 11:45 上傳
圖2 患牛瘟的水牛因脫水、消瘦、衰竭而死亡
001_19.jpg (800.26 KB, 下載次數: 239)
下載附件
2021-7-19 11:45 上傳
圖3 尸體外觀呈脫水、消瘦、污穢 2、非典型及隱性型癥狀 長期流行地區多呈非典型性,病牛僅呈短暫的輕微發熱、腹瀉和口腔變化,死亡率低。或呈無癥狀隱性經過。有些病牛皮膚發生特殊癥狀,乳房或陰囊的皮膚呈小點狀出血,到腹瀉時,股內、會陰和口鼻周圍的皮膚有丘疹與膿皰,破裂后內容物變干,結痂,脫落。 【預防措施】 措施1 嚴格執行進出境檢疫制度,禁止從有牛瘟的國家和地區引進牛只及其產品。 措施2 疫區及受威脅區可采用細胞培養弱毒疫苗免疫,也可采用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聯苗免疫。 【治療方法】 一旦發生可疑病畜立即上報疫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采取緊急、強制性的控制和撲滅措施。撲殺病畜及同群畜,無害化處理動物尸體。對欄舍、環境徹底消毒,并銷毀污染器物,徹底消滅病源。受威脅區緊急接種疫苗,建立免疫帶。
簽名1.jpg (30.03 KB, 下載次數: 227)
下載附件
2021-7-19 11:45 上傳
簽名2.jpg (41.65 KB, 下載次數: 227)
下載附件
2021-7-19 11:48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