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診斷與治療技巧分享
本人多年治療魚病的經驗總結,現將魚類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診斷與治療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草魚病毒性出血病
草魚出血病由病毒引起,魚體表呈暗黑色,伴有紅色斑點,口腔、下頜、頭部或眼眶周圍可能出現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鰓蓋、鰭條基部也可見充血現象。
治療方法:細菌性出血癥可選用“菌克+vk3粉+三黃粉拌飼內服”,外用金碘;病毒性出血癥可選用“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病毒克星”,外用二氧化氯進行水體消毒。
2、細菌性爛鰓病
病魚體色發黑,頭部尤為明顯,游動緩慢,呼吸困難,食欲減退。鰓蓋骨中央內表皮常被腐蝕成圓形或不規則的透明小窗,俗稱“開天窗”。
預防措施:魚池需用發酵的糞肥或成品肥料如速肥寶、肥水膏等施肥,用菌克200~250克/畝·米熱水浸泡半小時以上進行全池潑灑。
治療方法: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以0.1~0.2ppm全池潑灑;三黃粉拌飼料混飼內服,每天2次,連用3~5天;醛速殺、中仁金碘或中藥消毒制劑“雙黃精華”等進行水體消毒。
3、腸炎病
發病初期,前腸、后腸充血發紅,嚴重時整個腸道充血發炎、出血,形成敗血癥。病魚腹部腫脹,肛門紅腫突出,有時可擠出黃色粘液,腹部可能有積水。
治療方法:每畝水面用中仁金碘或二氧化氯全池潑灑,連用2~3天。用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2克+vc 2克 +開胃應激靈2克/千克飼料+三黃粉,連服3~5天,即可治愈。
停止死魚后,每天投藥餌1次,連用1個星期,否則病情會反復。
4、赤皮病(又稱出血性腐敗病)
病魚體表出血發炎,鱗片脫落,尤其是魚體兩側及腹部最為明顯。鰭的基部或整個鰭充血,鰭梢端腐爛,常爛去一段,在體表病灶處常繼發水霉感染。
治療方法:二氧化氯外潑,用100克/畝·米;用菌克+雙黃精華拌料內服5~7天;用醛速殺或雙黃精華全池潑灑,或者用中仁金碘125ml/畝·米全池潑灑,連用三天。
以上三種方法結合使用,治愈率可達90%以上。
5、細菌性敗血病(暴發性出血病)
患病早期,病魚主要表現為口腔、腹部、鰓蓋、眼眶等呈輕度充血癥狀。隨著病情發展,上述體表充血現象加劇,眼眶周圍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紅腫。
治療方法:每畝水面用雙黃精華200ml或二氧化氯150g全池潑灑。
醛速殺或中仁金碘全池潑灑,用量為250ml/畝·米,連用三天。
菌克+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vk3粉+三黃粉拌料內服5~7天,即可治愈。
6、白頭白嘴病
病魚自吻端到眼前的一段皮膚呈乳白色。唇似腫脹,嘴張閉不靈活,造成呼吸困難。口圈周圍的皮膚腐爛,稍有絮狀物粘附其上,可清楚地看到“白頭白嘴”的癥狀。
病魚體瘦發黑,反應遲鈍,有氣無力地浮動,常停留池邊,不久就會出現死亡。
治療方法:每畝水面用二氧化氯150克或中仁金碘150ml全池潑灑2~3天。
用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2克+vc 2克 +開胃應激靈2克/千克飼料+三黃粉,服3~5天,即可治愈,停止死魚后,每天投藥餌1次,連用1個星期,否則會出現病情反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