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豬全自動喂料系統(tǒng)優(yōu)點有哪些? 育肥豬自動喂料系統(tǒng)有什么好處
采用生料喂豬,不僅節(jié)省人力、財力,而且能增加豬的采食量,促進增重,同時可減少飼料消耗。
提高飼料報酬,但是必須講究生喂的方法。
1、生喂飼料的選擇 可選擇作生喂的飼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實,如玉米、小麥、稻谷等及其加工副產(chǎn)品,如稻糠、麥麩等。上述飼料煮熟后營養(yǎng)物質損失達13%以上,其飼養(yǎng)效果只相當于生喂的87%。
此外,青綠飼料也應生喂,熟喂則大部分蛋白質和維生素遭到破壞。不過豆科籽實飼料,如黃豆、豆餅、花生餅、豆渣等飼料中含有一種抗胰蛋白酶能阻礙豬體內胰蛋白酶對豆類蛋白質的分解。因此,此類飼料不能生喂,須高溫處理后再喂。
2、生喂方式有講究 生喂可分濕喂和干喂兩種,濕喂料與水的比例不能超過1:2.50,否則就會減少消化液的分泌,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影響飼料的消化吸收,最適宜的比例應該為1:1。拌好的飼料,以能擠出水滴為宜。
干喂是以粉狀的形式飼喂,飼后再喂水。干喂的好處:一是飼料不易變質,配1次可喂幾天,節(jié)省人工;二是便于制成配合飼料喂豬。
3、生料要消毒 生飼料喂豬要注意洗凈和消毒,以免感染寄生蟲病。消毒的方法可用石灰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最好的辦法是種植飼料的場地,不用豬糞或用未發(fā)酵過的糞肥,以防蟲卵污染。
含有某些毒素的菜籽餅、棉籽餅、鮮木薯、蕎麥等,一般須經(jīng)粉碎、浸水、發(fā)酵或青貯等工序,等毒素去掉后才可生喂。
4、生料粉碎要適宜 生料粉碎顆粒直徑以1.201.80毫米為宜。這種粒型豬吃起來爽口,采食量大,長膘快,直徑小于1毫米豬采食時易粘嘴,影響適口性,并易引發(fā)胃潰瘍;直徑大于2毫米,粗糙、適口性差,豬不喜采食。
5、精青生料要分開喂 豬饑餓時,消化液分泌最旺盛。精飼料營養(yǎng)豐富,體積小,粗纖維少,適口性好,質量高,易消化,故應先喂精料,
如精青料混合喂,則由于青料的體積大,水分多,降低了精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且青料中過多的水分又能沖淡消化液,從而降低了消化功能。
6、生喂料的用量要適宜 生飼料喂豬,喂量因豬的不同生長階段和生產(chǎn)性能而有所區(qū)別。仔豬和育肥豬可任其自由采食,種豬則不然,要定量供應,否則,因采食過量,造成脂肪沉積而影響繁殖。
通常非配種期的種公豬精料日用量要控制在22.50千克,配種期可喂至33.50千克,妊娠期母豬,精料日用量為22.50千克,哺乳期為56千克。
7、要供應足夠的飲水 喂干料的豬,要供應足夠的飲水。冬季飲水量為干飼料的23倍,春秋季為4倍,夏季為5倍。特別是哺乳母豬和仔豬更不能缺水,不然會影響母豬的乳汁分泌。水質要清潔,水溫保持冬暖夏涼。
8、改喂生料時要逐步過渡 由熟料改喂生料時,要有一個過渡時期,先將1/3的料改喂生料。35天后改為2/3,再過35天才全部改喂生料,否則會影響豬的采食和增重,改為生料后的頭幾天應控制用料量,防止豬因過食而引起消化不良。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