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自拍偷拍-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爱v-中文字幕久久一区二区-亚洲成人激情综合av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手機號碼,快捷登錄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一  主要技術指標
1.目標:畝產商品瓜1500公斤,單瓜重1.5-2.5公斤,皮薄0.2-0.5厘米,中心折光糖13度左右,上市始期5月中旬。
2.產量結構:栽植密度:爬地式二蔓整枝的畝栽750株,三蔓整枝的畝栽500株,每畝保持1500根蔓;立架式二蔓整枝的畝栽1000-1250株,保持2000-2500根蔓。單株坐果率:1.8-2.5。平均單瓜重:1.5-2.5公斤。畝商品瓜產量:爬地式1500公斤左右,立架式2500-3000公斤。


二  培育壯苗
1.育苗時期:應根據栽培方式的不同來確定不同的播種時期,爬地或立架式在1月下旬至2月初播種,全立架式在2月10日左右播種。
2.溫度管理:苗床采用電熱溫床育苗,根據各個生長階段的需要控制苗床溫度,實行“二高二低”法管理,即播種后至出苗的床溫應保持白天28-32℃,以確保正常齊苗。出苗后至第1片真葉展開期間的床溫適當降低,保持白天25-28℃,夜間15-16℃,以防止形成高腳苗。從第1真葉開展至第3真葉出現止,床溫適當提高,保持白天30-32℃,夜間18-20℃,以利于促進早出真葉。第3真葉出現至移栽前5天,這個階段內夜間溫度由18℃逐步下降到12℃,以利于提高幼苗抗寒能力,使之逐步適應移栽后的大田環境條件。
3.水分管理:播種前的苗缽內應澆透水,以利播種后高溫、高濕促齊苗。出苗后至第1真葉期間應嚴格控制水分,以防止猝倒病的發生和幼苗的徒長。第1片真葉出現后至移栽前5天,則應視苗床缽體的干濕程度進行適量澆水,以確保幼苗的正常生長和有效控制幼苗發病條件。
4.壯苗標志:移植時壯苗的主要形態指標:日歷苗齡30-35天,生理葉齡3-3.5片,苗高9.5-10厘米(子葉以下部位高5-5.5厘米),莖粗0.35-0.4厘米,真葉展開度12-14厘米,子葉縱徑長3.5厘米、寬2.0厘米。無病斑、無蟲害,根系發育好,須根白色,營養土塊完整無損傷。


三  定植
1.定植前大田準備:
①田塊選擇。選用地下水位低、排水灌溉方便、土質疏松、肥力好、近4-5年未種過瓜類的田塊。
②深耕細作,施足基肥。在秋播時即定田定畦向,一般南北向有利于植株均衡生長。秋季水稻收后即深翻地30厘米左右,經凍垡殺死病、蟲、雜草。移栽前15-20天再冬搗2-3次,同時開好配套溝系(大明溝、操作溝和棚外圍溝)。結合田塊冬搗,一次性全耕作層施足基肥,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公斤和過磷酸鈣50公斤,或堆制過的餅肥150公斤、復合肥50公斤和過磷酸鈣50公斤。
③整地作畦。5-6米的大棚可作2畦,每畦連溝寬2.5-3米、高0.25-0.3米,畦面呈龜背形或斜坡形(栽苗處比較高些),有利于保持西瓜根部干燥。
④搭棚、鋪地膜。初春,氣溫、地溫都較低且陰雨天多,因此必須在移栽后縮短緩苗期。大(中)棚高2.0-2.8米,天膜選用0.08-0.10毫米無滴長壽薄膜。鋪地膜:移栽前10-15天先按株、行距打好苗穴,苗穴一般打在畦的中間,然后覆蓋好地膜,插0.8米高的小竹環棚。
2.定植時期:根據氣候特點,以大棚內的地溫是否已接近或達到15℃以上及當時的天氣晴好條件為依據,確保幼苗栽后不僵苗,能順利度過緩苗期后轉入正常生長階段。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初移栽。
3.栽植密度:應根據不同的栽培方式確定不同的栽植密度。
①爬地式:二蔓整枝的畝栽750株,三蔓整枝的畝栽500株,每畝保持1500根蔓。
②立架式:二蔓整枝的畝栽1000-1250株,保持2000-2500根蔓。移栽時按原挖苗穴破膜將苗缽放入,穴的四周用土填實,然后視土壤干濕澆好活棵水。撕開的膜應圍繞秧苗四周鋪平并蓋土封堵縫隙,防止苗穴透氣進風,有利于保溫保濕。移栽結束,覆蓋小竹環棚膜。


四  定植后的管理
1.整枝理蔓:
①整枝。小型西瓜栽培一般采用二蔓或三蔓整枝,待子蔓長到10-15厘米長時,留1根主蔓并選留1-2根分開方向的健壯子蔓,除去其余側蔓。一直到坐瓜前,新長出的子蔓要隨時打掉,留下的主副蔓長出的孫蔓,可適當保留一部分,既增加葉面積有利于光合產物的積累,同時保留部分雌花和雄花,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和防止不利氣候造成難以坐瓜的應變能力;坐瓜后視藤勢生長情況,適度整枝,當主蔓長到25-28節時打頂;整枝、打頂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進行。
②理蔓壓蔓。瓜蔓長至50-60厘米長時進行理蔓,瓜秧栽在畦中間的把瓜蔓引向兩邊,使莖葉分布均勻。
2.溫度管理:移栽后1周內小棚和大棚一般不通風,白天溫度可保持在25-30℃,夜間最低溫度不低于15℃。1周后,晴天午后棚溫超過35℃時,為防止高溫燒苗和徒長,前期可開門或背風一端開口通風降溫,后期氣溫升高可將大棚兩邊膜卷起通風降溫。4月初,當外界最低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可拆去小竹環棚,將大棚下腳膜撩起大通風,加大晝夜溫差,防止徒長。
3.化學除草:定植后,當田間大部分雜草已發芽并有少量頂出土層時,選用草甘膦稀釋100-150倍液防除雜草。操作要求:在噴藥前,把平鋪的地膜推向距瓜秧種植行兩邊各25厘米處,插好小竹環棚后將推進的地膜覆蓋瓜秧上面,以免除草劑噴到植株上發生藥害,噴藥后及時揭去小竹環棚上的地膜,等藥水干后再重新鋪好地膜即可。
4.肥水管理:
①水分管理:為減少病菌的滋生,提高西瓜的品質,整個生長期要控制好棚內濕度,保持棚內干燥。西瓜根系較發達,可吸收利用較深部位的地下水,除果實膨大外一般不澆水。在果實膨大期,視土壤情況結合追肥適當補些水分。
②用肥管理:已施足基肥的地塊,一般坐瓜前可不施追肥,當幼瓜雞蛋大小時,視瓜苗長勢適當追施膨果肥,一般施肥1-2次,每次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再施硫酸鉀復合肥15-20公斤,有利于提高西瓜品質。方法:見瓜苗穴施,一般離瓜根部30厘米處打洞穴施。隨后澆足水,待一會兒洞穴覆蓋好土即可。瓜生長后期,也可適當噴施些葉面肥,如植物動力2003等。瓜成熟前10天左右停止肥水。


五  授粉、坐果、疏果
西瓜大多為雌雄異花,大棚早熟栽培一般可結兩批瓜。初春氣溫較低,昆蟲較少,必須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坐果最佳時間為4月中旬,在第10-12節位上選第二朵雌花或子蔓第一朵雄花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主蔓和子蔓各坐1個瓜,并做好標記。授粉時間應選在早上7-9時,授粉后3-5天檢查幼瓜是否坐牢,未坐住的主蔓第三朵或子蔓第二朵雌花再進行授粉。待幼瓜長到雞蛋大小時,疏果,留符合品種特性的瓜,疏去畸形瓜、病蟲害危害過的幼瓜。每株留瓜2個左右,確保爬地式栽培的每畝坐瓜1000-1300個,立架式栽培的每畝坐瓜2000-2500個。


六  防治病蟲害
大(中)棚小型西瓜病蟲害的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原則。首先,保持大(中)棚內地面、空氣、葉面的干燥是關鍵,可以降低病菌的發生機率。要及時摘除病葉,發現患病植株及時噴藥,撲滅原發點。
1病害: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棚內的濕度過大。苗期主要是猝倒病和立枯??;大田栽培前期主要是流膠性蔓枯病、疫病、病毒病等;中后期主要是炭疽病、葉枯病和白粉病。常用農藥有托布津、多菌靈、百菌清、殺毒礬、粉銹寧、農抗120等,農藥應交替使用,以防病菌產生抗藥性,并可提高防治效果。病毒病防治(除種子帶菌外):病毒病發生主要原因是蚜蟲傳播,應及時殺滅棚內、外蚜蟲。
2.蟲害:中、后期隨著氣溫回升,蟲害的發生也多起來,要及時檢查和防治。殺蚜蟲藥:滅蚜靈、吡蟲啉;殺紅蜘蛛藥:滅蟲靈、50%殺螨錫可濕性粉劑等。陰雨天,打藥水會增加棚內濕度,可懸掛30%蟲螨凈煙熏劑殺菌也能達到防治效果。


七  采收
大棚小型西瓜的采收應根據不同品種和授粉日期,按實際成熟度來決定,不同品種果實成熟要求的積溫是恒定的,因此,溫度高熟得快;溫度低熟得慢。早期坐的瓜在授粉后需要35-38天成熟,而中期坐的瓜在授粉后32-35天可以成熟,但后期坐的瓜在授粉后僅28-30天成熟。
 小型西瓜采收的標準方法有:
①目測法:一看果皮顏色由深轉淡;二看果皮與果脈處略有不平;三看果柄外細里粗;四看柄處的小葉枯黃程度,通過綜合觀察決定采收期。
②標記法:為了方便采收,可采用授粉日期標記的方法。采收應在露水干后或下午進行,用剪刀將果柄剪下,貼上品種商標,分級包裝后上市。









分享至 : QQ空間
收藏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