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浮頭的原因與解決辦法 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魚浮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開啟增氧機、沖換新水對絕大多數情況下的浮頭是有效的,但這些方法只能起到臨時解救作用,治標不治本。
根本的辦法應找出原因,有針對性地施治。現將生產中經常碰到的魚浮頭及對策列舉如下,供參考。
一、水瘦引起的魚浮頭
精養高產塘經多年淤積,底泥一般較厚,隱藏大量浮游生物及原生動物蟲卵,開春水溫回暖這些大量繁生,致使池中呼吸耗氧量大大增加。而具有造氧功能的浮游植物卻日漸匱乏,池水很快變瘦,水呈灰白色或淺棕色。這種情況的對策是:
(1)用殺蟲藥殺滅過多的浮游動物并立即用化肥肥水。
(2)結合清塘鏟除過多的污泥,及早在淺灘處施放有機基肥,并用鐵耙反復拖拉,加速發酵分解,切忌堆積過多。
二、水肥引起的魚浮頭
前期施入大量未經發酵的糞肥,加上過厚的淤泥及飼草殘渣的堆積,池水一般很肥,夏秋季節水溫大幅上升后,肥料及有機堆積物發酵分解消耗掉大量氧氣。在這種情況下,水中溶氧被大量奪走,缺氧浮頭在所難免。這種情況的對策是:
(1)每2-3年清淤1次。飼養管理中,及時撈除飼草殘渣。使用有機肥料應經充分發酵后少量勤施,高溫季節應以化肥為主,施用糞肥要發酵后化糞湯于晴天中午潑施。
(2)定期沖新水,合理開增氧機,使水質保持“肥活嫩爽”。
三、轉水引起的魚浮頭
養殖中后期,池水因過肥往往繁生大量藍綠藻,水呈藍綠或暗綠色。全池溶氧很低,而有毒物質顯著增加,下風頭可聞到腥臭味,水質很快惡化,即所謂水質敗壞或“轉水”。如不及時搶救,將發生嚴重浮頭、泛塘甚至絕產。這種情況的對策是:
(1)勤巡塘觀察,當發現池水暗黑老化后應立即沖新水或用生石灰調節水質。
(2)一旦轉水應排去底層水灌注新鮮水,換水量1/3-1/2,并同時施用速效化肥,盡快使水肥起來,增加溶氧。
(3)延長增氧機開機時間,排除有害氣體。
四、天氣變化引起的魚浮頭
晴天傍晚雷陣雨、刮冷風或開增氧機,都會使池水上下層提前對流:溶氧高的表層水下沉,償還氧債。底層水卻夾雜各種有害氣體甚至沉渣泛起,造成全池缺氧,引起浮頭。另外,連續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微弱,水中溶氧得不到足夠補充。而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卻照常進行,因而引起浮頭。對策: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遇有陰雨悶熱天氣,下午應少投餌或不投餌,夜間巡塘,次晨開增氧機或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