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自拍偷拍-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爱v-中文字幕久久一区二区-亚洲成人激情综合av

首頁 / 養殖技術 / 防止暫養蟹患病和死亡的措施 有效提高河蟹存活率

防止暫養蟹患病和死亡的措施 有效提高河蟹存活率

佚名
佚名網編

蟹的暫養是把捕撈的河蟹放在符合要求的池塘里暫養一段時間再捕出上市。經過暫養的河蟹軟腿變成硬腳,可以增肥、增重、增價,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下面我們了解一下防止暫養蟹患病和死亡的措施有哪些。

1、及時進行清塘消毒

河蟹暫養池消毒方法

放蟹前半個月,池水保持在1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用生石灰0.1-0.12千克,溶化后全池潑灑。這樣既可殺滅病原體,又可提高池水的ph值,增加水中鈣的含量。

放蟹后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全池潑灑1次,用量約每平方米0.03千克。

2、保持適宜的暫養密度

河蟹暫養密度控制

暫養密度應視暫養條件、管理水平以及暫養時間長短而定,大致掌握在每平方米0.2-0.45千克。如果暫養條件差,又缺乏經驗,則寧稀勿密。

暫養蟹最好取自于本地區。經過長途運輸的河蟹,入池前應進行檢查,剔除死亡或傷殘、垂死蟹,有條件時還可以按規格大小分池暫養。

3、暫養時間要合理

河蟹暫養時間安排

暫養開始時間一般應選在國慶節后,采取對象也應改為綠蟹,它們不需要再蛻殼,對環境的適應力相對較強,因而死亡率比較低,經過強化飼養,還有可能增重。

河蟹的暫養時間一般不宜超過2個月,尤其在水面小、水質差、河蟹密度比較高的情況下,暫養時間不宜長。

4、日常管理要科學

河蟹入池后必須加強科學管理,這是河蟹暫養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日常管理主要保持水質清新,每隔10-15天換1次水,水溫較高時3-7天換1次水。

如水體交換不良,尤其是發現大批河蟹食欲不振,并不愿入水,應及時采取增氧措施。

為調節水質亦可混養適量的花鰱、白鰱,每平方米不超過0.15尾(30-50克/尾)。先放蟹后放魚。

5、食臺與投飼

食臺要露出水面,便于觀察河蟹的攝食情況,從而酌情增減投飼量和觀察適口性。

投飼量一般為河蟹體重的5%-7%,并根據“精料少投,粗料多投,晴天多投,雨天少投”的原則靈活掌握。另外,要注意飼料的蛋白質和鈣質的給量。

6、注意防病除害

細菌性疾病,病蟹腹部附肢腐料,肛門紅腫,并且拒食,可用消毒藥物全池消毒;對于鼠害,可進行藥餌毒殺,工具捕殺,夜間人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