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幾種特殊性魚病的防治方法 夏季魚類常見疾病防治技巧
由于夏季高溫以及水質、飼料等因素,魚類易患一些特殊性疾病。因為這些疾病與其他魚病易于混淆,故夏季養魚對特殊性魚病要用特殊性的方法進行對癥防治。
一、魚類的營養病
夏季水溫高,魚類生長快,有的因飼料中添加了某些物質使魚類生長更快,導致部分營養指標跟不上魚類的生長發育需要。
其癥狀是魚體萎癟或“虛胖”、爛鰭、鱗片疏松、脫落、肌肉水腫,發白狀,機械損傷,體色深淺不均,尾鰭腐爛,嘴邊發白,潰爛或無明顯癥狀突然死亡等。
防治:選擇配方規范、先進、售后服務好的名牌全價飼料投喂即可。
二、魚的肝臟病
本病病狀:外表正常,主要問題在內臟,表現為:
①肝臟顏色由正常的血紅變淺,變成黃色、粉紅色甚至綠色、黑色。
②肝病病理發生變化,腫大水腫的肝外有網狀膜,有的已腐化,有的肝臟變小、萎縮、變薄、包在膽囊外。
③有出血點,出現肝硬化。
④有的膽囊變大,膽汁由正常的綠色變成黑色,而有的膽囊變小,近乎看不見。主要的養殖品種都可患此病。
防治:此病外用藥無效果,要用口服藥:100千克飼料配魚肝寶400g、魚苗靈100g,每天1~2次,連用5~7天,半個月預防一次,預防3天。
三、魚類的綜合病
本病的癥狀:
①體色或深或淺,深淺不一,淺的地方沒有粘液,頭背都有白膜,鰓部潰爛、沾有污泥。
②魚種吻端潰爛。
③頭、背部交接處鱗片脫落、肌肉水腫,體表兩側鱗片脫落。
④魚體潰爛,呈洞狀。尾柄潰爛,充血,尾鰭、尾柄間有白道。體表、內臟有出血點,可能與肝病并發。
防治:外用藥、口服藥并用,先用外用藥14天,再內用藥餌。外用藥為殺菌、殺蟲藥。內服藥餌,藥量按使用說明書酌情掌握,治療魚病有時不宜動網。
四、魚類的應激病
魚類在拉網、運輸、篩魚、密度增大、受傷、疾病時,這些因素單種或幾種聯合作用,都會使魚類處于“應激狀態”。
因而出現對某些營養成份的需要量急速增大的情況,特別是維生素更加缺乏,同時機體抵抗力下降,應激反應的程度是隨魚體體質、環境條件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強有弱,時間上有長有短。
防治:魚類發生應激反應后需及時補充營養,維生素給予量應比平常提高1~2倍。常用魚壯粉、魚肝寶、速補14等拌飼料并同時考慮使用抗菌藥物,可使應激反應減輕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