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產科疾病癥狀表現 發病原因及治療預防方法 母豬產科疾病防治指南
近年來由于飼養管理不當,濫用性激素和繁殖障礙性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引起母豬產科疾病增多的現象。本文介紹母豬產科疾病的癥狀表現、發病原因及治療方法,供參考。
一、母豬產科疾病的癥狀表現

母豬的產科疾病主要表現在產前半個月至產后7-10天出現高熱,體溫在40.5-41℃,不食或少食,精神不振,糞便干燥,難產、胎衣不下或遲緩,產后進而出現少乳、無乳等。
嚴重者發生乳房炎以及惡露不盡引起的子宮內膜炎,從而導致母豬長期不發情或屢配不孕。
新生仔豬也易出現先天性免疫力低下,弱仔增多,繼發感染增多造成死淘率上升。
二、母豬產科疾病的發病原因

目前此類疾病在豬場的發生較為普遍,給廣大養殖場在生產管理上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嚴重影響了豬場的經濟效益與發展。
此類疾病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大多數人認為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同時繁殖障礙性疾病,如藍耳病、偽狂犬、圓環病毒病、細小病毒的危害也較嚴重。
此外母豬的附紅細胞體病的隱性感染也很普遍。因此,豬場應加強該類疾病的診斷,做好綜合防治和保健措施。
三、母豬產科疾病的治療方法

1、母豬產前出現高熱、厭食、糞便干燥等癥:使用南極冰針稀釋阿莫舒或舒它林肌內注射,一天一次,如有附紅細胞體混合感染可配合多能達使用,連用3-5天即可治愈。
2、母豬產后出現高熱厭食感染等癥:南極冰針稀釋阿莫舒或舒它林配合超林美肌內注射,一天一次,重癥病例可進行強心、補液等對癥治療。本病重在加強對疾病的綜合預防,提高飼養管理水平,豬場制定合理的保健預防計劃,提高抗風險能力,提高養殖效益。
四、母豬產科疾病的預防要點
1、在母豬配種前7-10天使用遠征高利高或磺金配合亞硒酸鈉ve拌料投喂7天,再進行配種,或在母豬配種前24小時注射頭孢賽福一支,可以有效防止細菌引起的生殖道感染,促進母豬的排卵,提高排卵質量,提高母豬的受精率。
2、在母豬妊娠期間應根據營養需求,調整飼料配方,更換妊娠母豬料,給足充足的營養,促進胎豬的生長,提高母豬的體能。
3、母豬產前7-10天在飼料中添加高利高或舒林,降低母豬產前感染幾率,防止產后感染,提高仔豬成活率。
4、母豬產前產后24小時注射遠征新奧米先0.1ml/千克體重,可有效降低母豬子宮內膜炎、無乳綜合癥等產科疾病的發生。同時,新生仔豬在產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或第21天分別注射新奧米先0.5ml、0.5ml、1ml可有效降低黃白痢及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提高仔豬成活率,為育肥期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