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自拍偷拍-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爱v-中文字幕久久一区二区-亚洲成人激情综合av

首頁 / 養殖技術 / 豬的經濟用途分類詳解 脂肪型腌肉型鮮肉型豬的特點與區別

豬的經濟用途分類詳解 脂肪型腌肉型鮮肉型豬的特點與區別

佚名
佚名網編

從豬肉的經濟用途來看,由于消費者需求、飼料效率及育種偏好等因素的影響,經過長時間的選育,豬逐漸形成了三個主要的經濟類型。

豬經濟用途分類

1、脂肪型豬

脂肪型豬的主要特點是生產脂肪量較高,脂肪占胴體比例為55%-60%,膘厚超過4.5厘米,瘦肉占比約30%。這類豬體型較大,體軀深且寬,額頭較寬但稍短,下巴略顯松弛,胸部寬廣,背部較短且寬,臀部飽滿,體長與胸圍大致相等或超出2-5厘米,皮膚薄且毛發稀疏,肉質細膩,具備早期積累脂肪的能力,第6-7肋間的膘厚可達6厘米以上。

此類豬通常性格溫和,但繁殖能力稍弱。中國廣西的陸川豬、湖南的寧鄉豬以及國外的巴克夏豬均屬于這一類型。

2、腌肉型豬

與脂肪型豬相反,腌肉型豬的瘦肉比例達到55%-60%。這種豬主要用于制作腌肉和火腿。

其外形呈流線型,軀干較長但不深,胸部異常豐滿,肩膀線條清晰,背部結實且修長,背部線條與腹部線條平行。后腿特別發達,四肢高挑且粗壯有力。體質健壯,性格活躍,生長迅速,產仔數量較多。

此類豬對蛋白質飼料的需求較高。金華豬、長白豬和大約克夏豬等品種屬于這一類型。

3、鮮肉型豬

鮮肉型豬主要用于供應新鮮肉類。其胴體中肥肉與瘦肉的比例接近50%,膘厚在3.5-4.5厘米之間。

這類豬的外形介于脂肪型和腌肉型之間,體型適中,背部寬闊,軀干略顯短粗,后背部分豐滿。體質堅實,性格溫和,適應環境能力強。

我國大部分改良品種歸為此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