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霉菌毒素的危害與控制策略 霉菌毒素對豬的健康影響及防治方法
霉菌毒素是一些霉菌在基質上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不同的霉菌可產生同一種霉菌毒素,而一種霉菌也可產生幾種霉菌毒素。
一、霉菌的兩種類型
霉菌根據生長條件劃分為田間霉菌和倉儲霉菌兩種。田間霉菌是指鐮孢菌屬、青霉菌屬和麥角菌屬等野外菌株,這類霉菌通常是谷物在生長過程中就已感染。
倉儲霉菌主要是指飼料或原料在儲存過程中產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屬為主。
二、黃曲霉毒素的危害
黃曲霉毒素主要是曲霉菌產生的,其他曲菌、放線菌、鐮孢霉菌和青霉菌也能產生黃曲霉毒素。所有動物均對黃曲霉毒素敏感,不過不同動物的敏感性差異較大。在家畜中以仔豬最為敏感。
低濃度的黃曲霉毒素污染導致采食量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和引起機體的免疫抑制。母豬飼喂黃曲霉毒素污染嚴重的飼料,毒素會通過母乳傳播而造成仔豬生長遲緩甚至死亡。
此外,黃曲霉毒素還會干擾肝臟的解毒功能以及損害免疫系統。
三、赭曲霉毒素的危害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菌等所產生的一種毒素,分為a、b兩種類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較大,主要侵害豬的腎臟和肝臟。
赭曲霉毒素可以造成豬的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消化功能紊亂,腸炎,甚至腹瀉,脫水多尿,伴隨蛋白尿和糖尿。
中毒后的病理變化以腎臟為主,可見腎臟肥大,呈灰白色,表面凹凸不平,有小泡,腎實質壞死,腎皮質間隙細胞纖維化。同時近曲小管功能退化,腎小管通透性變差,濃縮能力下降。
四、嘔吐毒素的危害
嘔吐毒素屬于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鐮刀菌、尖孢鐮刀菌、串珠鐮刀菌等鐮刀菌產生。其危害主要是造成豬只的嘔吐,同時降低采食量。
嘔吐毒素也屬于一種很強的免疫抑制劑,它在豬體內可以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對快速生長的組織(如皮膚和黏膜)和免疫器官均可產生影響,降低豬群的抵抗力。
五、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由禾谷鐮孢霉菌產生,是具有類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臨床癥狀因感染劑量和年齡不同而異。
玉米赤霉烯酮對豬影響最大的部位是生殖系統,可造成后備母豬或小母豬出現假發情和陰道脫垂或脫肛。該毒素會造成懷孕母豬的流產和死胎、初生仔豬出現八字腿及外陰部腫脹。
六、t一2毒素的危害
t一2毒素由念珠球菌屬產生,可以直接損傷皮膚和黏膜。對豬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厭食、嘔吐、生長停滯、瘦弱、皮膚及黏膜壞死、胃腸機能紊亂、繁殖和神經機能障礙和免疫機能降低。
此外,還能通過影響dna和rna的合成、阻斷翻譯的啟動而影響蛋白質合成,且t一2毒素會引起胸腺萎縮,腸道淋巴腺壞死,破壞皮膚黏膜的完整性,抑制白細胞和補體c3的生成,從而降低機體免疫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