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養殖條件詳解:池塘要求、食物習性和養殖技術
牛蛙原產于美國,后被引進西部各州和其他國家,其他一些大型蛙類亦稱牛蛙,如非洲的箱頭蛙和印度的虎紋蛙以及南美的細趾蟾科,具有生長快、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等優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牛蛙養殖需要什么條件吧!
牛蛙養殖的池塘條件
牛蛙池塘養殖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無污染、環境安靜、交通便利、供電充足,通常每100平方米為一個大池,每個大池平均分成四個小池。池邊用40目的篩絹圍好,篩絹高出池底1米左右,篩絹底部20~30厘米埋入土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體深度不低于20厘米。進、排水口設置在大池的對角,每個池子放4塊80厘米×40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作為牛蛙的休息臺,并用黑色遮陽網遮陽。

牛蛙的食物習性
牛蛙的食物構成以動物性飼料為主,尤其喜食活餌,在不同的發育階段食性也不盡相同。蝌蚪可喂以蛋黃、血粉、角粉等,也可用豆漿、麩皮、面粉等。幼蛙及成蛙的食物范圍包括環節動物如蚯蚓,節肢動物如甲殼類蝦,軟體動物如螺、蚌,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的幼體及哺乳類的內臟等。牛蛙生性貪婪,生長季節食量較大,用餌料盤喂食時成群爭搶上盤,體弱、個小的往往被擠出盤外,生性兇殘,經常發生大蛙吃小蛙的現象。因此人工養殖牛蛙要大小分養,盡量避免其同類相殘。
牛蛙的養殖技術
1、苗種放養:牛蛙放苗前每畝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進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養前用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10~20分鐘,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2、巡池檢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證24小時不間斷,每天換水率達到300%,排水口處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來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厘米。發現牛蛙攝食與活動有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3、飼料投喂:飼料以浮性配合飼料為主,投喂前半小時先將配合飼料用水泡濕,促使軟化膨脹。日投喂量為在池蛙總量的7%~15%,并根據氣候、水質及殘餌等情況適時調整,投喂量以半小時內吃完為宜。牛蛙飼養要采用分級飼養,每隔一段時間及時將規格較大的個體分級篩選,把規格相近的牛蛙調整到同一口池塘進行養殖。
4、疾病防治:牛蛙苗種放養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殺滅敵害生物和病原體,并定時用漂白粉或強氯精全池潑灑消毒,分池后用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對蛙體進行消毒,防止機械損傷。發現病蛙、死蛙及時挑出隔離飼養,并適時用高濃度的漂白粉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下一篇:冬季人工繁殖油葫蘆加速鳥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