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南美白對蝦養(yǎng)殖業(yè)至今仍存在很多難點、疑點和困惑,尤其是早期死亡綜合癥,每年南美白對蝦養(yǎng)殖業(yè)都因此造成很大損失。養(yǎng)蝦困難重重,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整個養(yǎng)蝦行業(yè)共同來發(fā)力,同時也說明這個行業(yè)目前水準還比較低,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發(fā)展空間。
筆者是蝦農(nóng),處在養(yǎng)蝦行業(yè)這條鏈條最末端的位置,面對這些難點、疑點和困惑,從來沒有放棄,一直堅持摸索,一直嘗試從自己所處的位置,即從自己熟識的養(yǎng)殖管理角度去尋找答案。 養(yǎng)蝦,概括地說,主要是蝦苗、蝦塘、管理、天氣這四大方面,現(xiàn)在隨著大家對蝦塘以及天氣重要性的認識,已經(jīng)不再像過去那樣去搶季節(jié),提前放苗或一年養(yǎng)多造了,放苗密度也逐漸回歸到理性,不再互相攀比,而是根據(jù)蝦塘條件及技術力量來確定放苗密度,所以剩下的問題主要是蝦苗及管理這兩個方面。蝦苗與管理,這兩個方面都同等重要。
433b33fcc906d3a813fc4ba8007b13ad.jpg (24.1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但一直以來不論是養(yǎng)殖普通苗、二代苗或一代苗,案例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即使蝦苗來自于同一個蝦苗場或同一口蝦苗池也是如此,這說明問題出在管理方面,我們的管理仍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仍存在認識上的盲區(qū)或死角。
在養(yǎng)蝦管理當中水質管理是最重要的,水質管理就是養(yǎng)水,養(yǎng)水就是人為提供適合蝦健康生長的水環(huán)境,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是究竟什么樣的水質才適合蝦的健康生長?我們的做法有沒有問題? 筆者通過多年的實踐和比較,發(fā)覺我們一貫來一旦提到放苗就必須要肥水,總是籠統(tǒng)把放苗與肥水捆綁在一起,這個傳統(tǒng)做法很值得懷疑,我認為放苗最好不要肥水,即使肥水也要等到老水才放苗; 養(yǎng)水是系統(tǒng)性的工作,是受基礎條件制約的,所以必須要從源頭抓起; 水質管理是當前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即使在其它方面不變的情況下,只要提高了水質的管理水平,就等于大幅度提高成功率,等于大幅度提高經(jīng)濟效益。正可謂是,成在養(yǎng)水,敗也在養(yǎng)水,水質管理成為當前養(yǎng)蝦成敗的關鍵。
f0c9fd875706ac0daede448ae722f70e.jpg (44.51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1、重新認識肥水放苗
每年總有一些蝦塘成功,同時也有一些蝦塘失敗,即使同樣的蝦塘、蝦苗,同樣的天氣,同樣的管理也是如此,這說明我們對養(yǎng)蝦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一些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還沒有搞清楚,雖然有的蝦塘成功了,卻不知道成功在哪里,雖然有的蝦塘失敗了,也不知道失敗在什么地方。 但是既然每年都有一些蝦塘養(yǎng)殖成功,說明我們對這部分蝦塘的管理是正確的,但同樣的管理另一些蝦塘卻不成功,說明在這兩類蝦塘之間肯定存在某些不相同的地方,正是由于這些不相同的地方才造成了兩種不相同的結果,而這些不相同的地方又正好被我們疏忽了。 由于這兩類蝦塘都是經(jīng)我們自己親手操作的,清楚情況,所以只要我們采取逐個排查的辦法,找出這些不相同的地方,然后通過改進,看看是否與成功失敗有直接關系,如此循環(huán)反復,不斷縮小排查范圍,應該可以把原因找出來。 道理雖然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沒有任何蝦塘的水色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有的看似同一種水色,實際也是千差萬別,所以排查如同大海撈針。筆者只能憑借經(jīng)驗去分析,首先篩選出重點,然后逐個去驗證,非常費時,為此也走了很多彎路。
d55b7b46d78ed09d6d77f4eef9dedb5b.jpg (16.14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其中走得最長的彎路就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藻類上,認為養(yǎng)蝦是否成功主要是由溶解氧是否充足來決定的,而引起溶解氧不足是藻類的晝夜變化,往往白天水色越濃夜晚就越容易造成底層溶解氧不足,認為只要管好藻類保持晚上溶解氧充足,暴發(fā)性蝦病就可以避免。 但經(jīng)過無數(shù)次證驗結果并不是這樣,結果只是證實管好藻類只是對中后期發(fā)生的偷死癥有明顯的預防作用,而對預防前期死亡綜合癥效果并不明顯,究竟是什么原因卻弄不清楚,一直到今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才找到了答案。 今年筆者受邀到海南一個蝦場擔任養(yǎng)蝦技術顧問,了解到當?shù)匾恍B(yǎng)蝦同行改變了過去肥水放苗的做法,改為清水放苗,從而提高了養(yǎng)殖成功率。盡管當?shù)乜偟酿B(yǎng)蝦狀況仍然不理想,但經(jīng)過改為清水放苗之后前期死亡綜合癥明顯比過去減少了。
0435db610c4d556faf73646da00642dd.jpg (29.71 KB, 下載次數(shù): 70)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正好筆者所在蝦場的老板也主張清水放苗,據(jù)他說近兩年采用清水放苗之后,前期很少出問題,出問題都是在中后期。于是我們決定采用這一做法,結果所養(yǎng)6口蝦塘全部都獲得成功,這說明了早期死亡綜合癥與放蝦苗時的水質確實有直接關系,即放苗時水質越清潔,說明與蝦苗場的水質就越接近,所以蝦苗投放之后就容易適應,患病幾率就小,反之如果水越肥,說明與蝦苗場的水質差別就越大,所以蝦苗投放之后就難以適應,就容易得病。 而早期死亡綜合癥一般是發(fā)生在投放蝦苗之后25~45d,病蝦的癥狀大多是肝臟腫大或肝臟發(fā)紅,屬于器官性壞死,說明這種病不是短期染上的,而是得病之后經(jīng)過較長時間才形成的,如果肥水放苗,從蝦苗投放就馬上得病算起,一直到爆發(fā)早期死亡綜合癥,時間上也正好吻合。
7c0de89b13fbcec269d3430b35d76562.jpg (10.67 KB, 下載次數(shù): 77)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這說明預防早期死亡綜合癥關鍵是在第一池水。即第一池水只能瘦不能肥,pH值只能低不能高,水越肥或pH值越高就越容易出問題。之所以我們每年有的蝦塘會成功,是因為這部分蝦塘不是在水最肥的時候放苗,放苗時pH值也不高,處在8.9以下,蝦苗對于pH值晝夜變化處在可忍耐范圍。 相反之所以每年有的蝦塘不成功,是因為這部分蝦塘是在水最肥的時候放苗,放苗時pH值非常高,處在9.0以上,致使蝦苗超出忍耐范圍而得病,最后發(fā)展成早期死亡綜合癥。 筆者尋找到的答案是,肥水時間短的藻類,pH值特別高,9.0以上,這種水色雖然很好看但絕對不適合投放蝦苗,困惑已久的早期死亡綜合癥正因為是在這個時候投放蝦苗才造成的。
c1e94f6373b5303ec6c8cff0ab0f9a93.jpg (52.18 KB, 下載次數(shù): 82)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清水放苗所指的清水,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消毒和解毒,經(jīng)過增氧機的反復攪動,實際也是人為調(diào)控的一種水質。 清水放苗之后,由于每天投喂飼料以及蝦糞便等不斷積累,使得蝦塘水質逐漸變肥,水色越來越濃,所以即使清水放苗,蝦以后仍然是處在肥水的環(huán)境之下生存,但與肥水放苗所不相同的是,清水放苗之后蝦會隨著水逐漸變肥的過程逐步適應,而肥水放苗則沒有逐步適應這個過程,致使蝦苗一下子就遭遇了特別高的pH值,一下子就遭遇了pH值晝夜的劇烈變化,所以容易得病,說明有無逐步適應的過程非常重要。 由于老水的肥水時間比較長,藻的種類繁多復雜,藻相穩(wěn)定,pH值保持在8.9以下,所以也適合放苗,但由于老水需要養(yǎng)護的時間比較長,一般要經(jīng)過20d至30d,而且初次施肥要連續(xù)一個星期以上,不但加大了成本開支,而且在養(yǎng)護過程中還要防范輪蟲過度繁殖、大型的微生動物和青苔茜草等,很麻煩。 2、水質管理關鍵是溶解氧 養(yǎng)蝦離不開溶解氧,尤其是高密度養(yǎng)殖。在這個方面筆者過去養(yǎng)蝦時就有過深刻體會,那時候我們養(yǎng)蝦還不知道使用增氧機,也不知道要肥水,完全是自然水養(yǎng)殖,每畝放長毛對蝦苗2,000~3,000尾,畝產(chǎn)40~50kg,當時我們常常擅自增加放苗數(shù)量,希望能夠提高產(chǎn)量,但奇怪的是不論蝦苗增加多少,到頭來產(chǎn)量卻沒有絲毫增加,后來才知道原來自然水的溶解氧就只能容納得這么多產(chǎn)量,不能夠再增加了。 芽孢桿菌分解有機物也是這些年才知道的。所以無論是高密度養(yǎng)蝦還是使用微生物制劑分解有機物都離不開充足的溶解氧,溶解氧在水質眾多因素當中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但在這方面我們卻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尤其與情況相似的孵化蝦苗來作比較,差距很大。
da40eb95a7ddb7b17982eee67c3209ce.jpg (9.49 KB, 下載次數(shù): 79)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孵化蝦苗與高密度養(yǎng)蝦都是處在同一個行業(yè)的產(chǎn)業(yè)鏈上,一個在始點,一個在末端,兩者共同的地方都是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保持充足的溶解氧,否則就會出問題。 但與孵化蝦苗在管理上的認真和嚴格相比,養(yǎng)蝦管理是遠遠不及的,例如孵化蝦苗24h有人值班,一天要喂6次,每天堅持早午晚3次測水溫及pH值,每個小時都要巡查等,養(yǎng)蝦管理卻做不到。 孵化蝦苗哪怕是出了一點小事也是大事,不敢怠慢,馬上處理,但養(yǎng)蝦管理正好相反,什么事情都是猶猶豫豫或者模棱兩可或者認為影響不大,甚至即使忘記啟動增氧機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當回事,即使晚上增氧機壞了也不馬上更換而是要等到白天才處理,以為看不見蝦浮頭看不見死蝦就沒事了。
2ac8df454f44a0bfe16460b461351e09.jpg (24.56 KB, 下載次數(shù): 77)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本來室外養(yǎng)蝦與孵化蝦苗相比,養(yǎng)蝦處在室外,面積又大,又直接受到天氣、晝夜溫差、微小動物影響和藻類影響,還有受青苔茜草以及溶解氧分布不均勻等影響,水質管理的難度比孵化蝦苗更大,更需要細心呵護,但實際上我們并沒有這樣去認為,這說明我們無知和盲目,說明我們的養(yǎng)蝦水平低下,事實上我們每年都在為這種無知和盲目付出慘重代價。 在日常管理方面也沒有做到動態(tài)管理,而是憑經(jīng)驗來管理,例如一定要按照規(guī)定時間來啟動增氧機,一定要按照規(guī)定時間來改底、消毒、解毒、施肥、補鈣等,把千變?nèi)f化的水質管理變成了固定的框框條條,結果錢花了,工作也做了,但沒有管到點子上,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 之所以說溶解氧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因為水色變化大多都與溶解氧有關,都是隨著溶解氧的變化而變化,例如水色變暗、變黑、變臭、水色分層、混濁以及飼料臺及繩索(水浸部分)遍布黏滑的淤泥等,這些都是程度不同的底層缺氧表現(xiàn),盡管還未達到蝦浮頭的嚴重程度,但如果疏忽了,多則十天八天,少則五六天,就會出問題。
1f21ab3ec24398bf2e7ae4534e22ab52.jpg (44.17 KB, 下載次數(shù): 70)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要想保持溶解氧充足,很重要一條就是要掌握好放苗密度,如果不顧蝦塘條件及技術力量去追求高密度,到頭來只能是自尋煩惱,即使增加再多增氧機或投放更多的微生物制劑也解決不了問題。投放蝦苗密度要因塘、因人而異,一定要慎之又慎,切莫攀比跟風。 原則上面積小的蝦塘多投,面積大的疏投,有底部排污條件的多投,沒有底部排污條件的疏投,建議10畝以上的低圍池每畝放苗1萬~2萬尾,9畝以下的低圍池每畝2萬~4萬尾,4畝以上的高位池每畝7萬~14萬尾,3畝以下的高位池每畝15萬~30萬尾。 一般來說條件越差的蝦塘,溶解氧越不穩(wěn)定,因為這種蝦塘都沒有底部排污條件,有機污染物一天天增加,每天都要與肥水打交道,每天都要監(jiān)控肥水的變化,而在肥水的環(huán)境條件下僅僅依靠增氧機增氧或僅僅依靠微生物制劑來分解有機物都是不夠的,還必須要管理好藻類,必須要依靠增氧機、微生物制劑、藻類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
68b29d4702bd40a39a1286124c42b1cb.jpg (21.18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實踐告訴我們藻類太多太少都是害,都會造成溶解氧不穩(wěn)定和底部環(huán)境惡化,所以在肥水的環(huán)境條件下,要想保持溶解氧充足穩(wěn)定,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要把藻類控制在適中狀態(tài)。 3、理清水質管理思路 3.1 水質管理要從源頭抓起 源頭就是蝦塘條件,源頭就是放苗密度。實踐告訴我們,真正適合養(yǎng)蝦的地方并不多,大多數(shù)蝦塘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或不足,或地理位置不理想,或水源條件有欠缺,或蝦塘滲漏或蝦塘面積太大等,只有對蝦塘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合理投放蝦苗,只有合理投放蝦苗才能夠掌握水質。 3.2 水質管理是一個整體 水質各個因素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如果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是難以奏效的。遇到問題或者采取措施都必須要從整體去考慮,不但要考慮到看得見的問題,也要考慮到那些看不見的潛在問題,還要考慮到有關聯(lián)的方方面面,即權衡利弊和把握平衡。
6c96dafc49c255efac9d76acd1acda34.jpg (13.59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水質管理好比一張網(wǎng),其中水色、pH值、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好比網(wǎng)眼,溶解氧好比網(wǎng)綱,只有抓住溶解氧這個綱,綱舉目張,才能夠思路清晰,才能夠標本兼治。 3.3 掌握每天水質變化 水質每天都在變化,而且這種變化總是會朝著某一個方向逐漸積累或逐漸發(fā)展,同時這種變化會通過水色、pH值和蝦吃料等反映出來,所以必須要重視日常管理,通過觀察這些細微變化來掌握水色的變化趨勢,做到心中有數(shù)做到提早防范。 水質管理貴在抓早抓小,切忌待到嚴重才去抓,如果等到滿塘都是濃濃的藍藻或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倒藻才去處理就已經(jīng)晚了。
a1d9cbdd36ef6f2d0a547a1a378bbba3.jpg (56.27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2019-1-6 18:22 上傳
3.4 調(diào)水過程要緩慢 由于水質問題是逐漸形成的,危害蝦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解決起來也應該要有一個逐漸改善或逐漸康復的過程,欲速而不達,如果急于求成,期望采取措施之后當天或第二天就完全解決,就容易造成新的應激,就等于又來一次折騰。 養(yǎng)蝦最忌短期內(nèi)反復折騰,例如為了急于解決問題一下子大量換水或者一下子把藍藻全部殺光等等,結果都會加重病情,等于雪上加霜,所以凡是立馬見效或立竿見影的快速做法都不主張。 水質管理如同考試,考管理者的技術,考使用品的質量,考團隊的協(xié)同能力,總之水質管理涉及的因素較多,需要方方面面配合,特別需要學習、交流、合力,單槍匹馬或萬事不求人是弄不好的。
|